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动态交联技术应用于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P/EVA)共混体系中,制得动态交联PP/EVA共混物.采用Hak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动态交联对PP/EVA共混物共混时扭矩的影响;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EVA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动态交联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加入DCP后,PP/EVA共混物扭矩先升后降,DCP的添加量为EVA含量的1%为宜.随着EVA用量的增加,动态交联EVA/PP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大幅提高,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少量经动态交联的EVA颗粒可以促进共混物中PP的结晶,提高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
推荐文章
EVA熔体流动速率对PLA/EVA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聚乳酸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共混
熔体流动速率
结晶
黏度
EVA的熔体皂化及其与PP动态硫化共混物的研究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熔体皂化
聚丙烯
动态硫化
PP-g-MA增容rPET/β-PP共混物中的β-成核作用
β-PP
β-成核作用
rPET
增容共混物
PP/SEBS共混物的相形态、光学及力学性能
聚丙烯
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透明
结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交联PP/EVA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动态交联 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5.1+4
字数 28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学良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4 267 9.0 11.0
2 任军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28 3.0 5.0
3 吴天骥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4 2.0 3.0
4 李凡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6 3.0 4.0
5 范一泓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动态交联
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塑料
月刊
1001-9278
11-1846/TQ
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1号
82-37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0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