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对硬质合金烧结中使用的5种接触材料表面进行了元素能谱分析(EDX),并使用这些接触材料对高钴(WC-22%Co)硬质合金进行烧结,利用SEM及EDX对硬质合金底部与接触材料的接触面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和元素能谱分析,并对合金底部表面形貌和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含碳量在79%(文中含量均为质量分数)左右的接触材料适宜高钴硬质合金的烧结,合金底部表面没有出现钴富集和WC异常长大现象;而接触材料含碳量过低(17.38%)时,合金底部出现了钴的富集,易造成合金粘附接触材料并发生化学反应;接触材料含碳量过高(≥89.99%)时,合金底部表面出现WC晶粒的异常长大,WC晶粒异常长大的形貌为典型的三角形棱柱体.
推荐文章
W-Co-纳米碳管反应烧结制备高度取向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反应烧结
纳米碳管
择优取向
钴含量对粗晶硬质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
冲击磨粒磨损
钴相含量
硬度
粗WC颗粒对低钴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硬质合金
低钴
粒径匹配
增韧机制
Weibull模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接触材料含碳量对高钴硬质合金烧结后底部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硬质合金 学科
关键词 高钴硬质合金 接触材料 碳量 表面形貌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7292.2013.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1 5118 36.0 53.0
2 刘小胡 9 8 2.0 2.0
3 吴翔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11 2.0 2.0
5 时凯华 36 3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钴硬质合金
接触材料
碳量
表面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硬质合金
双月刊
1003-7292
43-1107/TF
大16开
湖南省株州市钻石路288号(株州市21号信箱)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