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小兴安岭大青川林场,选择3种不同密度结构的红松人工林林分:低密度红松林(低红,处理A),高密度红松林(高红,处理B)和阔叶树占比例较大的红松林(高阔,处理C).通过根钻法,研究不同直径等级红松根系生物量(SRD)和根长密度(RLD)及其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目的是揭示密度结构对红松根系,特别是吸收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林分密度结构、直径等级和土壤深度均是影响根系SRB和RLD的重要因子.密度结构仅对吸收根SB和RLD有稳定而显著的影响(P<0.05),处理B吸收根SRB和RLD均显著高于处理A和C;密度结构也显著改变了红松吸收根SRB和RLD的垂直分布比例(P<0.05),这表现为处理C中红松吸收根SRB在0~10 cm土层分配比例下降(处理A、B和C分别为65.9%、61.5%和49.8%),而在20 ~ 30 cm土层明显增加(处理A、B和C分别为13.7%、11.6%和23.8%).这些结果表明,维持人工林中红松适宜的株数密度,并保留一定的阔叶树,能够同时促进红松个体胸径、树高和地下吸收根的充分生长,进而获得林分水平上较高的蓄积量和生物量生产.
推荐文章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细根
垂直分布
动态
生产力
周转
天然林
人工林
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形态及生物量分异特征
细根
形态
生物量
养分浓度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树木位置和胸径对人工林细根水平分布的影响
细根
人工林
水平分布
空间异质性
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空间变异与取样数量估算
中亚热带
杉木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空间变异
取样数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密度结构对大青川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与根长密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森林工程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吸收根 地下碳分配 近自然林 碳汇林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
字数 7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政权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00 5605 47.0 73.0
2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1 1251 16.0 35.0
3 王韶仲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7 71 5.0 7.0
4 陈硕芃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9)
共引文献  (32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吸收根
地下碳分配
近自然林
碳汇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森林工程
双月刊
1006-8023
23-1388/S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14-17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50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