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两种不同形貌的氧化钨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加酒精湿磨配炭制取混合料,再经干燥,在中频电炉中,于1 000℃、1 250℃、1 400℃直接碳化,分析碳化产物的相成份、形貌、粒度、炭含量、氧含量.研究发现,不同原料在相同温度直接碳化,碳化产物形貌完全不同;薄片状氧化钨所制得的碳化钨在低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几乎没有超过50 μm的团聚颗粒;在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是许多小颗粒的团聚体,并且聚集得很紧密.针状氧化钨原料制得的碳化钨在低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团粒较多,而且保持着原APT的伪晶形貌,在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呈松散的细颗粒聚集体.当直接碳化温度达到1 250℃,反应基本完全,化合碳接近碳化钨理论含碳量.碳化钨粒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推荐文章
纳米碳化钨粉体的粒度表征
碳化钨
纳米粉末
粒度表征
团聚体
关于粉末冶金中碳化钨粉体颗粒细化
碳化钨
粉体制备
粉体颗粒细化
非氢气保护制取
球形铸造碳化钨的制备技术
硬面材料
球形铸造碳化钨
雾化法
电弧熔炼
快速冷凝
显微硬度
细等轴树枝状
配炭工艺对超细碳化钨粉中碳含量的影响
超细碳化钨粉
球磨配炭
搅拌配炭
化合碳
游离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接碳化技术制备碳化钨粉的研究
来源期刊 硬质合金 学科
关键词 氧化钨 炭黑 直接碳化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8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7292.2013.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湘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钨
炭黑
直接碳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硬质合金
双月刊
1003-7292
43-1107/TF
大16开
湖南省株州市钻石路288号(株州市21号信箱)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