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MEBT/MEBO)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干扰素α-2β 10 ug肌注,每日1次,连续3 d;口服伐昔洛韦0.3 g,每日2次;吲哚美辛肠溶片25 mg,每日3次.治疗组:局部创面应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每日换药6次;对照组:局部创面外用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每天换药3次,若创面继发感染,则加用夫西地酸乳膏.分别于治疗当日及治疗7 d、14 d、21 d、28 d记录皮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以及后遗神经疼痛(PHN)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在缓解带状疱疹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减轻瘢痕形成等方面作用显著.
推荐文章
老年带状疱疹临床治疗护理进展
带状疱疹
老年人
护理
读秒止痛疱疹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带状疱疹
中药敷膏
数秒止痛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
临床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
中医综合疗法
小针刀
火针
拔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 湿润烧伤膏 创面 疗效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皮肤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9-4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726.2013.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啸宇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8 31 4.0 5.0
2 牟双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7 14 3.0 3.0
3 陈年娜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2 5 1.0 2.0
4 高金珠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2 5 1.0 2.0
5 彭绍忠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带状疱疹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
湿润烧伤膏
创面
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双月刊
1001-0726
11-2650/R
大16
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尚都国际中心A座31层
82-60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