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天然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综述近10年来天然药物中的单体成分,经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并选择其中代表性的16个单体按其病理生理机制分别介绍.天然药物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通过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银杏内酯B),抑制细胞凋亡(灯盏花素),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增殖(丹参酮ⅡA)及自由基(人参皂苷Rd),保护血脑屏障(黄芩苷)和减轻炎症反应(川芎嗪)等途径来实现,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的脑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天然药物单体通过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各种途径来实现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脑缺血患者和开发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新制剂.
推荐文章
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损伤
氧自由基
炎症反应
兴奋性氨基酸
细胞凋亡
热休克蛋白
缺血预适应
亚低温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脑缺血
动物实验
研究进展
肢体缺血后处理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肢体缺血后处理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药物中的单体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天然药物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天然药物 单体 脑缺血 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8-595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9.2013.0058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药物
单体
脑缺血
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天然药物
双月刊
2095-6975
32-1845/R
南京童家巷24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9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1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