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2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者,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后5 min (T2)、30 min(T3)、120 min (T4)四个时间点抽取上臂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8(IL-8)、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血浆浓度.结果 四个时间点CK、MDA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4.39、37.05,P均<0.05),且与T1比较,CK、MDA血浆浓度在T2、T3、T4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70、-5.45、-5.73;-7.48、-9.69、-8.09,P均<0.05).TNF-α、IL-8血浆浓度在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5.86、30.52,P均<0.05),且与T1比较,在T2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9、-0.48,P均>0.05),在T3、T4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2、-6.65;-6.62、-7.31,P均<0.05).NO、LDH血浆浓度在各时点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30、0.02,P均>0.05).结论 常规使用止血带可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炎症介质的释放,CK、MDA、TNF-α、IL-8对由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比NO和LDH更敏感,其中CK、MDA在松止血带5 min时就已经升高.
推荐文章
持续缓慢放松止血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止血带
充气压力
放松
缺血再灌注
骨科下肢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减轻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分析
右美托咪定
骨科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脉络宁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脉络宁
缺血再灌注
超氧化氧歧化酶
丙二醛
缺血预处理对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止血带
缺血预处理
内皮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指标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学科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氧自由基 炎症介质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22 105 6.0 9.0
2 王波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6 22 2.0 4.0
3 吴丛月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氧自由基
炎症介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月刊
1672-3686
33-1311/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邵逸夫医院)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