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原理,通过对尖山组岩石的颜色、结构、原生沉积构造等岩性特征及其空间配置的研究,以及有关地质图件的综合分析,从尖山组中识别出滨岸相和浅海相2种沉积相,滨岸相又可细分为无障壁砂质海岸沉积亚相和障壁岛-潟湖沉积亚相.中元古界长城系尖山组二段二亚段的半局限海湾障壁岛-潟湖亚相是研究区锰矿的主要形成环境,控制着锰矿的形成与分布.成矿时海水深度较浅,且沉积环境较稳定,有利于氧化锰矿的富集,沉积了一套以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矿石为主的层状或似层状的氧化锰矿床.成矿后,在动力和热力的作用下,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使矿床中的赤铁矿变为磁铁矿,矿物成分重新排列,具有明显的条带状构造,矿层顶、底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变质型锰矿床.
推荐文章
胡尖山-吴旗地区长6沉积相研究
胡尖山-吴起地区
长6油层组
沉积微相
有利地区
攀枝花上三叠统宝鼎组沉积相研究
攀枝花
三叠系
宝鼎组
三角洲
曲流河
姬塬地区长21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姬塬地区
长21油层组
沉积微相
有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区块长7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区块
长7油层组
沉积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头宝仁特格地区尖山组沉积相及锰矿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尖山组 含锰地层 沉积相 成矿条件 成因类型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32
字数 5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阳 78 113 6.0 7.0
2 何振清 7 12 3.0 3.0
3 王忠江 15 22 3.0 3.0
4 仲米山 20 20 3.0 3.0
5 王岐 15 16 2.0 2.0
6 翟富荣 21 2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尖山组
含锰地层
沉积相
成矿条件
成因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