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豫西南地区30个观测站55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和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分析了豫西南地区雷暴日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豫西南地区雷暴日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且阶段变化较为明显,雷暴日数呈逐年减少状态,一年中夏季雷暴最多;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存在着8年左右的短周期和17 ~ 19年的长周期;全区雷暴异常变化整体较为一致,受气候特征影响,雷暴日变化以秦岭-淮河线为界有南北差异,还存在着局地变化特征.
推荐文章
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水分亏缺率
水稻
时空变化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夏半年降水的多时空尺度特征
西南地区
降水
REOF
小波分析.
温州地区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研究
雷暴日数
时空变化
统计分析
西南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地形因子的响应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时空分布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中国西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豫西南地区雷暴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豫西南 雷暴 时空变化 小波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2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46
字数 47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3.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08 1106 18.0 25.0
2 肖稳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96 1510 20.0 35.0
3 李鹏飞 5 7 2.0 2.0
4 白筱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豫西南
雷暴
时空变化
小波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3-0972
41-1107/N
大16开
河南省信阳市
36-1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