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杂交稻的大青棵现象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大青棵产生的遗传基础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利用蜀恢527/辐恢838群体中的38个导入系为父本,以四个核心不育系II-32A、协青早A、冈46A和金23A为母本,构建4个测交群体。在合肥、杭州和广州3个晚稻环境下,对其进行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表型评价,结合基因型分析,利用单向(one-way ANOVA)和双向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检测与感光性相关的QTL及QTL间互作。表型分析表明,55个组合在合肥表现为大青棵,相比之下,这些组合在杭州和广州表现为正常抽穗,但抽穗期延迟。利用单向方差分析,在多个环境或者群体中检测到12个标记与感光性 QTL紧密连锁。通过双向方差分析,共检测到31对感光性上位性 QTL,其中4对在不同群体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合基因型分析和上位性分析,发现位点 RM331-RM2、RM331-RM5346、RM3395-RM16和RM3325-RM53间互作是导致导入系 WD57、WD71、WD77、WD78、WD80、WD85和 WD88与4个不育系测交组合产生大青棵的主要遗传基础。
推荐文章
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
杂交稻
白叶枯病
抗性遗传机理
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的结实特性与生理基础
亚种间杂交稻
粒间顶端优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
模拟酸雨对杂交稻常规稻野生稻影响的研究
模拟酸雨
杂交稻
常规稻
野生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的遗传分析
籼型三系杂交稻
生育期
遗传率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稻“大青棵”现象遗传基础剖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稻 大青棵 抽穗期 感光性 QTL定位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44.57|S511.032
字数 6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3.06.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稻
大青棵
抽穗期
感光性
QTL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