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均-温度测定数据,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o℃/100 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100 m),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寺口子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沉积演化
构造隆升
新生代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热关系探讨
青藏高原
地热资源
新生代火山岩
岩浆活动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演化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
新生代晚期
青藏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速率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沉积速率
压实校正
构造隆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与古地温梯度演化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热体制 古地温梯度 流体包裹体 油气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1-552
页数 分类号 P6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99/dqkx.2013.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2 1921 24.0 38.0
3 吴悠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8 74 5.0 8.0
6 肖秋苟 7 6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0)
共引文献  (555)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4)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热体制
古地温梯度
流体包裹体
油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
月刊
1000-2383
42-1874/P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38-8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0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