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前后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差异,分析术前和术后代谢物特征.方法 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比较20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1及7d与2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差异,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预测其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共筛选出19种差异峰和10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4种代谢物(甜菜碱、葡萄糖、牛磺酸和甘油磷酸胆碱)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者,而乳酸的含量则高于健康对照者.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对肾移植患者的预测正确率为98.7%,灵敏度为95.4%,特异性为100%.结论 应用质谱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成功建立了肾移植前、术后1和7d患者血清代谢物的诊断模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有用的工具.
推荐文章
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代谢组研究
重症乙肝
代谢
核磁共振氢谱
主成分分析
癌症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HPLC和LC-MS研究
癌症
代谢组学
相关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联用
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血清胱抑素C变化的临床意义
肾移植
血清
血尿素氮
西司他汀类
血浆
肾小球滤过率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清代谢产物变化研究
代谢组学
创伤性凝血病
生物标志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移植前后患者血清代谢物动态变化
来源期刊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肾移植 生物标志物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6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38.2013.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文体 解放军一八一医院肾脏科广西代谢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肾移植
生物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双月刊
1673-4238
11-5399/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
80-162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