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金属-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P(MPzS8)[M=Fe(Ⅱ)、Co(Ⅱ)和Zn(Ⅱ)]对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发现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Fe(Ⅱ)≥Co(Ⅱ)>Zn(Ⅱ)].相对于不舍P(MPzS8)的电池,含有0.0150% P(ZnPzS8)、P(CoPzS8)和P(FePzS8)的电池在低温-40±2℃下,以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放电时间分别延长了约20%、45%和55%,稳定工作电压分别提高了约160 mV、200 mV和300 mV;在室温25±5℃下,以2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下,放电时间分别延长了约8%、15%和15%,稳定工作电压分别提高了约120 mV、160 mV和180 mV,放电电压滞后时间分别缩短了10 s、15 s和15 s.
推荐文章
一维聚硫杂酞菁铁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
一维聚硫杂酞菁铁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催化作用
酞菁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的催化作用
过渡金属
酞菁配合物
锂/亚硫酰氯(Li/SOCl2)
催化机理
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作Li/SOCl2电池催化剂的进展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金属酞菁配合物
催化剂
催化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硫桥的金属-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属-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催化作用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1.24
字数 2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正合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56 302 9.0 14.0
2 黄小忠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55 29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催化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