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蔓延,从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菌核病菌中选取5个代表性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 ~ 25℃,而菌核在15 ~20℃时产生量最多;菌丝适于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生长.病菌在PDA和大豆叶片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核的产生则在向日葵叶片汁培养基上最多;有无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光照有利于菌核的产生.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适pH为7~8;大豆汁、向日葵汁和油菜汁可促进子囊孢子的萌发;有无光照对子囊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不同地区大豆菌核病菌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能力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
推荐文章
辣椒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辣椒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西瓜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西瓜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大豆炭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大豆炭腐病
菜豆壳球孢
生物学特性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水稻菌核秆腐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菌核病菌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2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9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6 176 7.0 10.0
2 孟庆林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5 189 9.0 12.0
3 马立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4 139 7.0 10.0
4 石凤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0 117 6.0 9.0
5 李易初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9 6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菌核病菌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