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5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VSD治疗对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5~9d后去除VSD负压膜.再次清创受区,切取股外侧肌瓣修复创面,处理血管危象,二期植皮.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及时处理后3例肌瓣均恢复血液循环.感染控制良好,无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的肢体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游离股外侧肌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推荐文章
33例四肢软组织损伤缺损病人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
软组织损伤缺损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28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四肢
护理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病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皮肤缺损
四肢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
护理
老年病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离股外侧肌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四肢软组织缺损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创面覆盖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0179.201301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50 272 10.0 14.0
2 石波 49 186 8.0 12.0
3 康斌 34 156 8.0 11.0
4 张定伟 25 122 7.0 10.0
5 唐诗添 35 125 6.0 10.0
6 王陶 40 179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6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肢软组织缺损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创面覆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