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又名“联语”。春节的头等大事之一是写春联,自古如此。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汉字刻在桃符上就像面具、图腾,本身就是神灵的象征。楹联言简意深。两两相对,对仗工整,平仄合韵,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地域风格的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学地位。上联与下联要对仗。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闲话楹联
来源期刊 核地知与行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楹联 艺术形式 地域风格 中华民族 长方形 春联 大门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3
页数 2页 分类号 TU98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楹联
艺术形式
地域风格
中华民族
长方形
春联
大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地知与行
双月刊
江西省南昌市1002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364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