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深部巷道大变形、分区破裂化破坏变形特征,提出了协调让压支护稳定性控制思路.确保支护体系、支护结构和支护参数与巷道围岩变形的力学特性相协调,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和支护体系支护阻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加强对巷道顶、帮、底等应力集中的关键部位实行全断面加固支护,不留空余不留死角不留自由面,以确保全断面变形协调,避免支护体系因局部关键部位的大变形而遭到破坏;同时针对分区破裂现象,利用长短结合的锚杆、索,充分发挥锚杆、索的悬吊及改善围岩力学状态的作用,通过以上控制思路,对深部巷道进行全断面协调支护、锚杆、索的长短组合支护技术,实现对深部巷道的稳定性控制.
推荐文章
深部岩巷分区破裂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及应用
深部岩巷
分区破裂围岩
稳定性
控制方法
支护技术
层状岩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层状岩体
围岩变形特征
稳定性评价
含软弱夹层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研究
软岩巷道
软弱夹层
大变形
支护时机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深部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及控制机制对比研究
深部厚煤层
沿空掘巷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裂隙定量统计
模型试验
现场试验
变形破坏
控制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部岩巷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来源期刊 能源技术与管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分区破裂 阶梯式让压支护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D825.3
字数 1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943.2013.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龙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8 35 3.0 5.0
2 刘启华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5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部巷道
分区破裂
阶梯式让压支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32-1735/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