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比较了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与Fe(Ⅲ)-TEA-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探讨了体系的氧化还原性.Fe(Ⅲ)-草酸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加入葡萄糖酸钙(DGL)后,Fe(Ⅲ)-草酸在pH≥13的强碱性条件下依然能稳定存在,2种体系都表现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过程.当n(草酸)∶n(Fe3+∶:n(DGL)=2∶1∶1时,电解30 min氧化还原电位能达到-1 019.2 mV.2种体系的染色效果(K/S及CIELab)都与传统保险粉染色效果相当.
推荐文章
还原棕BR的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机理
电化学染色
还原棕BR
染色机理
电化学行为
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中Fe(Ⅱ)-葡萄糖酸钠的应用
还原染料
还原染色
电化学
葡萄糖酸钠
Fe(Ⅱ)配合物
靛蓝电化学媒质间接还原染色工艺的探讨
靛蓝
间接电化学
染色效果
靛蓝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性能研究
靛蓝
电化学还原
Fe(Ⅱ)/Fe(Ⅲ)
K/S值
染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媒介体系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印染助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循环伏安曲线 电化学还原 K/S值 还原艳绿FFB 络合物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51.5|TS193.7+2
字数 4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炜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110 740 14.0 21.0
3 杨杰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6 60 3.0 6.0
7 徐棚棚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5 18 2.0 4.0
11 俞丹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34 150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伏安曲线
电化学还原
K/S值
还原艳绿FFB
络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印染助剂
月刊
1004-0439
32-1262/TQ
大16开
常州市和平路413号常州报业传媒大厦辅楼201/202室
28-1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