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对潜在蒸散的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的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近60年汾河中上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汾河中上游
水沙变化
归因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潜在蒸散量
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模式
渭河
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中上游汛期极端流量影响的SWAT模拟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汛期极端流量
SWAT模型
CMIP6模式对淮河中上游流域气候要素模拟效果的评估研究
CMIP6
气候要素
适用性评估
淮河中上游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潜在蒸散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贡献率 黄河中上游地区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32.2
字数 8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同小娟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34 510 14.0 22.0
2 李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42 2653 26.0 41.0
3 林忠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5 2507 22.0 45.0
4 王亚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3 1804 23.0 42.0
8 邢鲁敏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6)
共引文献  (1404)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潜在蒸散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贡献率
黄河中上游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