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适合河南省花生夏直播的麦茬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灭茬十旋耕、灭茬十犁耙)对夏花生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和犁耙后土壤较虚,播种较深,平茬土壤较紧实,播种较浅,3种麦茬处理方式播种深度虽有显著差异,但基本符合花生播种深度的要求.麦茬处理方式对每2m长的播种穴数影响较小,对每2m长的出苗数影响较大,以旋耕处理2m内出苗株数最少.苗期花生株高、单株鲜重均以平茬处理最高;花针期株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以犁耙处理最高.花生产量以犁耙处理最高,平茬产量较低.综合而言,以小麦秸秆用粉碎机械灭茬、再犁地耙平后机播的麦茬处理方式增产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
麦茬处理
机播夏玉米
播种质量
前期生长
膜下滴灌对麦茬夏花生出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麦茬夏花生
膜下滴灌
出苗质量
产量
不同施氮量对麦茬夏花生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施氮量
夏花生
植株性状
氮利用率
产量
麦茬夏花生"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技术
麦茬夏花生
干播湿出
水肥一体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麦茬处理方式对夏花生播种质量与前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花生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麦茬处理 花生 播种质量 前期生长 产量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与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5.2|S344.1
字数 2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翔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101 1235 19.0 30.0
2 毛家伟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77 805 16.0 24.0
3 李国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57 522 15.0 19.0
4 郭中义 19 107 5.0 10.0
5 司贤中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麦茬处理
花生
播种质量
前期生长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花生学报
季刊
1002-4093
37-1366/S
16开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浮山路126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1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