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探求对乙肝后肝硬化辨证分型有价值的超声检查指标,为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开拓新思路.方法 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和超声检查.记录肝、脾外形及实质回声、胆壁双边征、胆囊内透声、结石等声像特征,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和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脾厚径、脾长径、胆囊壁厚度、腹水深度.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2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瘀血阻络证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水湿内阻证相比较,肝左叶上下径缩小趋势更明显,脾脏增大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证更加显著.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更容易出现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肝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胆囊壁增厚的表现.肝左叶上下径缩小可能是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而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可能是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点.胆囊壁增厚可能是水湿内阻、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胆囊腔内回声不均和胆壁毛糙可能是湿热蕴结证的提示指征.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特点与中医关于肝硬化病机演变特点的传统认识相符合.
推荐文章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分型与影像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肝炎,乙型肝硬化
诊断显像
中医证型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肝硬化
中医证型
超声特征
相关性研究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乙肝后肝硬化
中医辨证
理化指标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脾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乙肝后肝硬化
辨证分型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中医证型 超声 形态学特征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3-4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6.42
字数 1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3.07.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宇泳 68 302 10.0 14.0
2 王新月 96 1129 17.0 29.0
3 张寅 22 225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48)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肝后肝硬化
中医证型
超声
形态学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