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流搬运沉积的河砂作为流域内地质体的平均产物,可以有效地揭示整个流域内区域性的地质体热史演化.对同一河流进行分段采样能够揭示更为详实的热史演化差异.本文对滇西境内怒江上游至下游采集了7个河砂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主要年龄峰值依次为:12.2 Ma和12.8 Ma,7.7 Ma,5.3 Ma、4.4 Ma和4.9 Ma,7.3 Ma;总体上呈现出上游老、中游年轻、下游老的年龄格局.怒江中游河段相对年轻的流域热史经历说明中游河段较其他区域经受了构造地貌的快速演化.由于这一位置对应三江并流,而且气候作用与现代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吻合,降雨量与上、下游流域截然不同.可以推断,气候因素导致了其快而新的构造地貌演化,促成代表年轻冷却历史信息的地质体被迅速剥露造就了怒江河道不同位置流域热史演化的差异.测得的7个样品所有年龄峰值可分为5个区段:5.3 ~4.4 Ma、7.7~7.3 Ma、12.8~10.7 Ma、26.8~22.2.3 Ma、48.7~30.1 Ma,基本反映了流域范围新生代以来主要的热史演化阶段.此外,怒江不同河段河砂样品的分段性特征,证实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在解释流域区域热史演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推荐文章
塔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关系——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隆升
构造演化
砂岩型铀成矿作用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多元动力学模拟
合肥盆地
圆筒山组
磷灰石裂变径迹
多元动力学模拟
构造演化
西藏冈底斯地块尼木地区新第三纪构造热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
构造
冷却隆升
热历史
裂变径迹
冈底斯地块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析三峡仙女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性
磷灰石
裂变径迹年龄
仙女山断裂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怒江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与流域地貌演化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怒江 河砂岩屑 裂变径迹 流域地貌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597
字数 8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3.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军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1 448 13.0 20.0
2 季建清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4 2249 25.0 46.0
3 孙东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17 3.0 3.0
7 刘一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8 1.0 1.0
8 李宝龙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2)
共引文献  (402)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6(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怒江
河砂岩屑
裂变径迹
流域地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