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行设计了疲劳和扭转两用的试样,通过对试件预扭转不同的角度,系统研究35CrMo钢在不同扭转预应变下的低周疲劳性能,分析了扭转预应变后35CrMo钢的循环硬化软化特性、滞后回线、塑性应变能及循环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对疲劳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4种预扭转处理过的试件均表现出明显的循环软化行为,且循环软化规律及衰减的程度基本相同;循环应力范围及疲劳寿命随着预扭转角的增大而降低;应力应变滞后回线中加卸载曲线间的宽度随着预扭转角的增大而减小;塑性应变能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加,且随着预扭转角的增大其增大速率下降;循环弹性模量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随着预扭转角的增大其衰减趋势减缓.
推荐文章
35CrMo钢焊接工艺试验
35CrMo钢
焊接工艺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35CrMo圆钢产品研发
35CrMo
圆钢
金相组织
脱碳层深度
预热温度对35CrMo调质钢超窄间隙MAG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超窄间隙焊接
MAG焊
35CrMo
预热温度
35CrMo钢淬火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淬火过程
温度场
应力场
组织场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扭转预应变对35CrMo钢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验力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35CrMo钢 扭转 预应变 低周疲劳 疲劳断口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516
页数 分类号 TG142.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0/1001-4888-12-17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时越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58 326 10.0 17.0
2 杨锡阶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6 62 4.0 7.0
3 刘国寿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5 13 2.0 2.0
4 吴志煜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35CrMo钢
扭转
预应变
低周疲劳
疲劳断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力学
双月刊
1001-4888
34-1057/O3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力学编辑部
26-5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84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