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建立离子交换树脂柱纯化分离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方法.方法 山豆根经醋酸溶液浸泡水提后,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纯化.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为指标,考察以乙醇溶液、盐酸溶液等不同洗脱剂的分离纯化效果.结果 经过优选,分离纯化最佳条件为:样品过柱流速为0.7mL/min,水洗至中性后,以2倍柱体积12%盐酸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杂质,再以100mL 20%盐酸溶液震荡解吸1h.结论 优选建立的山豆根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步骤简便实用、成本低,回收效率高,且对环境及操作者无伤害,为山豆根药材有效组分分离和含量检测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HPLC检测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HPLC同时测定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当归苦参丸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HPLC
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
微滤-大孔树脂法
苦参
氧化苦参碱
苦参总黄酮
治带片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HPLC法测定
治带片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山豆根 离子交换树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纯化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曙东 117 850 12.0 26.0
2 李克 74 613 11.0 22.0
3 汤淏 32 107 6.0 8.0
4 吴龙琴 7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豆根
离子交换树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