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养阴生津是温病的基本治则之一.历代对养阴生津法的认识均限于补法范畴,以滋补阴液作为其全部治疗作用所在.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发现传统养阴生津法的许多方药不仅可以滋养补虚,而且还具有祛除病邪的治疗作用.论述了养阴生津具有补养阴液和祛邪除病双重作用,养阴生津方药之甘寒濡润药性是其祛邪的药学基础,其祛邪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清热、润下、散瘀、消痰,而作用机理是既有养阴以扶正祛邪之功,又有直接祛邪泻实之效.
推荐文章
试论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养阴生津法
温病
运用规律
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参地生津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
益气养阴活血汤
参地生津胶囊
气阴两虚
血瘀
谈温病治疗中清热养阴法的运用
温病
清热养阴
津液
养阴生津中药缓解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利尿剂后口干疗效观察
口干
慢性心衰
利尿剂
中药
养阴生津
依从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养阴生津法 热盛津伤证 温病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4.2
字数 4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53 1390 20.0 29.0
2 马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4 317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养阴生津法
热盛津伤证
温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jsnsf.gov.cn/News.aspx?a=37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