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分为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分别为36例、56例和22例,IL-11组及TPO组从移植后第6天开始分别给予rhIL-11 1.5 mg/d及rhTP0 15 000 u/d皮下注射,至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停药,如使用14 d未达正常亦停用.空白组患者不应用任何升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自然恢复.监测血常规并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30 d内血小板悬液输注量.结果 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8~20)d、+12(6~25)d和+19.5(12 ~32)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3,0.001),但IL-11组和TPO组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别(P =0.640);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5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6.5(10 ~39)d、+15(11 ~48)d和+29(15~49)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2,0.001),IL-11组和TPO组两组亦没有统计学差别(P =0.357);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10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13~69)d、+18(14~48)d和+43(19~64)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1,0.004),TPO组较IL-11组缩短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0 d内IL-11组、TPO组及空白组输注血小板悬液的中位数量分别为2(0 ~6)个治疗量、2(0 ~4)个治疗量和4(1~4)个治疗量,IL-11组和TPO组的血小板悬液输注量均少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5,0.003),但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99).TPO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明显低于IL-11组的77.8% (P <0.001).结论 rhTPO及rhIL-11均能够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计数的恢复,有效减少血小板悬液的输注量,降低移植出血相关风险;rhTPO较rhIL-11能缩短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移植并发症的耐受性;rhTPO较rhIL-11的不良反应更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单药及联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介素-11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
疗效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环孢素A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不良反应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7.7
字数 3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方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185 1053 15.0 23.0
2 赵谢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51 233 8.0 11.0
3 陈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11 81 5.0 9.0
4 徐雅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24 92 5.0 8.0
5 李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31 114 6.0 8.0
6 李晓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37 164 7.0 11.0
7 付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30 169 7.0 11.0
8 聂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2 13 1.0 2.0
9 展会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不良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