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本文关心的问题在于“中华现代性”的哲学奠基,并扣紧此一思路将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哲学作为西方现代性基础思想之引进者,最领风骚。第二阶段,哲学协助反思民族精神,虽渐退居第二线,然已开始思索中华现代性的方向。第三阶段,哲学工作者致力提出数个融合中西的哲学体系,试图为中华现代性作哲学奠基,在人文、社会科学界中实属难能可贵。现在,处于第四期后期,中国哲学面对全球化与后现代挑战,应能在跨文化与全世界脉络中继续探辟概念系统、生活世界与中华精神资源,进行批判性、合理性、顾全整体的哲学思索。
推荐文章
浅谈中国管理哲学与现代化
管理哲学
儒释道
现代化
论科学哲学流派与科学哲学发展新趋势
后现代
科学哲学
发展趋势
悖论与反叛——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理性
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现代性的哲学奠基与百年来的中国哲学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中华现代性 哲学奠基 百年中国哲学哲学分期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21
页数 27页 分类号
字数 21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清松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元现代性
中华现代性
哲学奠基
百年中国哲学哲学分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