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从4种茄科植株中分离得到28株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从番茄中分离的Fq7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为8mm;室内盆栽条件下,处理7d后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达62.7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Fq7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q7菌株在番茄体内的定殖结果表明:采用涂抹叶片和浇灌土壤的方法接种于番茄,均可在番茄根、茎、叶中分离回收到细菌菌株,表明Fq7菌株可以在植株体内繁殖和传导,具有沿维管束转运的能力.
推荐文章
福建省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鉴定
番茄
细菌性斑点病
病原鉴定
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
小麦纹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
小麦纹枯病
细菌
筛选
定殖
生物防治
甘肃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鉴定与检测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分离
检测
加工番茄品种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加工番茄
细菌性斑点病
抗病性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生防菌的鉴定、防病及定殖力
来源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番茄 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拮抗作用 定殖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7-3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方平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8 2461 27.0 48.0
2 邱思鑫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6 367 10.0 17.0
3 杨春泉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24 2.0 2.0
4 范晓静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4 160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番茄
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拮抗作用
定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5470
35-125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195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8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5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