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水平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NAFLD组及血瘀型NAFLD组各30只;正常组大鼠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他两组以高脂饲料喂养,血瘀型NAFLD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正常组全部在12周末处死,后两组大鼠分别在实验开始后4、8及12周末3个时相点分批随机处死各10只.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二硫代硝基苯甲酸法测定GSH-PX水平.结果 NAFLD和血瘀型NAFLD 4、8、12周时相点大鼠血及肝组织SOD、GSH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MDA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血瘀型NAFLD 8、12周时相点大鼠血及肝组织MDA较同期NAFLD组明显增高(P<0.05);血瘀型NAFLD12周时相点大鼠血及肝组织SOD较同期NAFLD组明显降低(P<0.01);血瘀型NAFLD8周时相点血GSH-PX及8、12周时相点大鼠肝GSH-PX均较同期NAFL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NAFLD和血瘀型NAFLD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而同样造模时间血瘀型病证结合模型的氧化应激反应比单纯疾病模型强.
推荐文章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的影响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氧化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癌,肝细胞
氧化性应激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痰瘀互结
中西医结合
肝功能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中药
肾结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肾结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关性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水平动态变化的特征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瘀证 氧化应激 大鼠 病证结合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瘀证
氧化应激
大鼠
病证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