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水生植物收割对沟渠湿地氮、磷去除的影响.在生态沟渠中选用水生美人蕉、铜钱草、黑三棱、狐尾藻和灯心草为试验材料,对其氮、磷吸收能力以及收割和不收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氮、磷吸收量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水生美人蕉值最高,其氮、磷吸收量峰值分别为75.97和13.52 g/m2;多次收割收获的生物量、总氮、总磷量均是单次收割的几倍,其变化范围为3.62~ 6.72倍;除黑三棱外,收割措施能够提高湿地底泥氮、磷的去除率.各植物收割区的底泥氮、磷削减率一般在1月份时达到最大值,5种植物的平均总氮、总磷削减率均依次为:水生美人蕉>狐尾藻>铜钱草>灯心草>黑三棱.因此,合适的收割措施既能转移出植物中的营养物质,又能利于植物的恢复和生长,提高底泥氮、磷的去除率.
推荐文章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水生植物
氮、磷吸收
水质净化
5种水生植物脱氮除磷能力比较
水生植物
净化能力
水生植物对不同氮磷水平养殖尾水的综合净化能力比较
水生植物
生态浮岛
氮磷
净化能力
畜禽养殖废水
水生植物对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
环境生物学
水生植物
氮磷
重金属
水体净化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能力及收割管理研究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收割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299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8
字数 47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70 1610 19.0 39.0
2 杨知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73 1066 18.0 30.0
3 肖润林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81 1893 26.0 40.0
4 向佐湘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61 848 16.0 27.0
5 余红兵 34 124 5.0 10.0
9 张树楠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8 21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6)
共引文献  (63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79)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9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4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6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2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收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