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因自然或人工沉降的太湖蓝藻在厌氧条件下作为碳源对底泥微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底泥总氮、化合态氮素、挥发性脂肪酸(VFAs)、COD、电位和pH等指标的监测,发现藻体中大量的生物可降解碳素在厌氧消解后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一些可供反硝化菌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2×藻组VFAs含量可达2232.96 μl/L,1×藻组可达1263.36 μl/L,最高可达42.1%,为对照组(无添加蓝藻)的2.43倍,从而促进了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还原成N2和N2O的过程,提高氮素的去除率.但底泥中沉降蓝藻需要一定的降解时间,前4天添加冷冻干蓝藻粉的处理组COD降解率较低,电位处于正值,体系中产生硝态氮,随后COD持续降低,添加2×藻组COD最大去除率为42.08%,1 ×藻组为32.93%,对照组仅为14.46%,表明藻细胞中的碳素已开始被利用.本研究表明沉降蓝藻细胞能够为底泥中的反硝化过程提供可利用碳源,并深入揭示了沉降蓝藻作为碳源促进底泥反硝化过程的机理和对底泥中C、N的影响,为在湖泊治理中降低氮素的内源污染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模拟太湖底泥疏浚对氮磷营养物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
太湖
底泥疏浚
氮、磷营养物释放
评价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起动规律研究
太湖
起动流速
起动拖曳力
底泥起动
起动规律
太湖底泥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解析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太湖
太湖底泥水华蓝藻复苏的模拟
蓝藻
复苏
温度
底泥
太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蓝藻对太湖底泥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和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沉降蓝藻 碳源 反硝化 脱氮 挥发性脂肪酸 太湖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8-63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66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纲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3 1796 23.0 41.0
2 朱广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15 5595 39.0 72.0
3 李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8 691 11.0 26.0
4 张洪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27 3.0 5.0
5 李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9 1.0 3.0
6 黎丽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 9 1.0 1.0
10 施文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降蓝藻
碳源
反硝化
脱氮
挥发性脂肪酸
太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