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洱海北部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是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氮磷负荷的主要来源.以洱海北部2种典型种植制度下的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氮的输入通量(农作物施肥、大气降水降尘、灌水和生物固氮)及输出通量(农田收获物和生物脱氮),并计算其对水环境产生的氮污染负荷净排放量(包括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流).结果表明,在水稻-蚕豆种植制度下,农田为环境友好型,基本不向水环境排放氮负荷,净排放量为-30.73 kg·hm-2·a-1,主要氮输入通量为生物固氮(占43.3%),其次为有机肥(占35.O%),且输出通量主要为农作物吸收(占98.5%).在水稻-大蒜种植制度下,农田为环境污染型,净排放量为306.75 kg·hm-2·a-1,主要氮输入通量为肥料(占84.7%),其中化肥占62.1%,而输出通量中水环境排放占45.4%.水稻-大蒜种植制度亟需采取合理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农田污染防治对策.
推荐文章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
洱海流域
农田
轮作
氮磷流失
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复种
间套作
轮作
连作
培肥
洱海流域北部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研究
轮作模式
农田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残留
洱海流域
洱海流域低污染水类型、污染负荷及分布
洱海流域
低污染水类型
低污染水产生量
低污染水污染物量
空间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洱海北部2种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氮污染负荷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农田 污染负荷 种植制度 洱海流域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污染控制与修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01
字数 4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海南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2 2321 25.0 41.0
2 王哲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167 8.0 12.0
3 吴德意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850 18.0 27.0
4 谢杰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161 7.0 12.0
5 方达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9 1.0 1.0
6 刘爱武 2 13 2.0 2.0
7 李梅新 1 9 1.0 1.0
8 刘文祥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5)
共引文献  (41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田
污染负荷
种植制度
洱海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月刊
1673-4831
32-1766/X
大16开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8-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6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35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