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大牛地气田刘家沟组属于低破裂压力层段,存在垂直裂缝,易发生井漏,并具有漏失规模大、堵漏难度大、易发生重复漏失等特点.根据对大98井区5口井漏失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除工程地质原因外,压力激动也是造成刘家沟组井漏的重要原因,控制该井漏的难点在于垂直裂缝堵漏以及处理好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与下部地层坍塌压力之间密度窗口的问题,因此在控制井漏时,不能仅关注堵漏剂,而要在各种堵漏操作中更加关注井内压力系统的稳定.介绍了2口井的堵漏作业情况,其中DPS-11井在钻穿刘家沟组后没有及时提高该段地层承压能力,追求进尺,导致井漏反复发生,井漏损失13d,而DPH-70井及时提高了刘家沟组地层承压能力,堵漏时间最短,井漏仅损失4.35 d.提出该段地层井漏控制的要点为超前预防、控制漏速、迅速穿过漏层、打水泥塞彻底封固.
推荐文章
东胜气田刘家沟组井漏与堵漏措施分析
井漏
稠浆堵漏
桥塞堵漏
化学固结堵漏
东胜气田
大牛地气田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
低密度无固相钻井液
生物酶完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水锁
甲酸钾
低孔低渗储藏
大牛地气田
大牛地气田下套管作业中环空波动压力分析
下套管
波动压力
预测模型
钻井液性能
扶正器
环空间隙
技术对策
大牛地气田水淹井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大牛地气田
水淹井
复产技术
参数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牛地气田刘家沟组井漏控制技术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井漏 垂直裂缝性地层 堵漏剂 井眼压力系统 大牛地气田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2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兴浩 4 4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漏
垂直裂缝性地层
堵漏剂
井眼压力系统
大牛地气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