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IFN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并结合生物化学、病毒学等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采用IFN治疗的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385例,在抗病毒治疗前2周内及治疗中每4~12周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并观察甲状腺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变化,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48周.Logistic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IFN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共32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各占一半,依次为桥本甲状腺炎10例,Graves病和破坏性甲状腺炎各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1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有明显临床症状;9例进行内分泌治疗,3例停用IFN.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治疗第7个月(最早于治疗第2个月,最迟于治疗结束后7个月),甲状腺功能异常持续时间中位数为4个月(1~11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女性(OR=3.656)和预存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OR=1.006)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破坏性甲状腺炎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IFN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主要类型,前两者通常伴有明显症状,可能需停用IFN并予内分泌治疗.接受IFN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治疗前、中及后均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尤其是女性及有预存甲状腺自身抗体者.
推荐文章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干扰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
凯西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凯西莱
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小儿
护理
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现状与评价
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3.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