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维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选择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奥维加)与进口注射用兰索拉唑(进口品),按照说明书中配制方法溶解2种药品,并分别加入到10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观察不同供试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0、2、4、6、8 h的含量、pH、颜色、澄清度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配伍后,在观察时间内奥维加与进口品溶液的含量均有普遍下降的趋势,溶液pH值均随时间的变化而普遍呈线性下降趋势,奥维加和进口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后,进口品溶液中10 μm不溶性微粒数为755.60~9 911.10粒,奥维加溶液中10 μm不溶性微粒数为520.00~1 988.90粒;进口品溶液中25 μm不溶性微粒数为33.30~555.60粒,奥维加溶液中25 μm不溶性微粒数为0~111.10粒,奥维加和进口品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维加与进口品溶液中的兰索拉唑在配伍后一段时间内,颜色均未发生变化,均保持澄清.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将兰索拉唑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在含量、pH值、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等方面奥维加与进口品等同,在不溶性微粒(10 μm和25 μm)方面优于进口品.
推荐文章
注射用曲克罗丁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曲克罗丁
输液
稳定性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利巴韦林注射液
输液
配伍
稳定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奥维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配伍 稳定性 兰索拉唑 生理盐水注射液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3-5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34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257.2013.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国兵 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134 808 17.0 23.0
2 扈文礼 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3 6 2.0 2.0
3 杨宇飞 1 2 1.0 1.0
4 张海婧 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配伍
稳定性
兰索拉唑
生理盐水注射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2257
51-1705/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