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G)及介入治疗术(PCI)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对7例患儿进行了SCAG,并对其中2例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患儿的年龄为1岁2个月~11岁,体重13~48 kg.5例具有川崎病病史,其中4例均有心肌梗死临床表现,1例为巨大冠状动脉瘤,其余2例临床上存在“心肌梗死”表现,但无川崎病病史.结果 5例具有川崎病病史患儿通过SCAG均有阳性发现,1例仅有冠状动脉瘤,临床上无心肌梗死表现的患儿通过SCAG也未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其余4例临床上存在心肌梗死表现的患儿,在SCAG中均发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2例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1例为左回旋支动脉瘤后狭窄达99%;1例为左冠状动脉主干末端狭窄达90%以上,前降支动脉开口处完全闭塞,左回旋支动脉开口处狭窄达80%~90%;2例临床上存在“心肌梗死”表现,但无川崎病病史的患儿,通过.SCAG也未发现冠状动脉异常.此外,还对2例经SCAG证实存在单支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的青少年患儿进行了PCI,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所有进行SCAG及PCI的患儿均获得了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SCAG和PCI在儿童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适应证尚需要进一步探讨,经验尚需进一步积累.
推荐文章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51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
旋转推送法在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
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心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18例分析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在儿童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小儿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军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548 6330 37.0 54.0
2 张清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94 1364 21.0 35.0
3 李万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41 827 15.0 28.0
4 宋秀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7 11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98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小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5340
11-9335/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北小街2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