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由早期的组合接收发展到现今的单点接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一直在道内组合、道间组合、单站单道中徘徊不前,直到近些年Q技术和具有更高、更快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更多的地球物理工作者看到了单点接收技术对改善地质成像效果的优势.Q技术(系列)是目前西方地球物理公司(WGC,以下简称西方公司)服务于国际地球物理采集市场的一张王牌,也是西方公司占领高端地震采集市场的核心技术.为了维持Q技术对市场的占有率,其装备平台只提供数据采集服务而从未对外销售,在一段时间形成了西方公司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独占格局.Q技术的诞生与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自Q技术诞生之日,围绕它的话题也就从未间断:有学者认定这的确是引领未来的前沿地球物理采集技术,是未来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发展方向;但也有学者认为该技术了无新意,贪大求全,有些技术环节甚至是误导油公司增加对地震采集的投入,实际上仍然无法解决复杂地质目标的精确成像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持续疲软以及陆上地震勘探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西方公司对其装备平台UNI-Q系统解除了销售禁令,并采用新的销售与租赁战略,未来地球物理公司有可能借助其平台实现超级地震队运作.本文试图通过目前公开的技术资料,探讨单点接收系统的意义,研究未来地球物理装备的发展如何满足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的需求.
推荐文章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地震仪器
数据采集
监控软件
数据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数据融合
位置融合
属性融合
态势威胁评估
舰船地震波场数据采集系统
地震波场
数据采集
单片机
闪速存储器
宽频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数据采集
宽频地震仪
FPGA
24位△-∑AD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点接收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期刊 物探装备 学科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单点接收 Q技术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5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磊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装备事业部 3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单点接收
Q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装备
双月刊
1671-0657
13-1309/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号信箱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