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0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87例危重患者,其中无或轻度心肺功能不全(A组)40例,心肺功能严重不全(B组)47例,机械通气后0、1、3、12、24 h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PetCO2.结果机械通气后0、1、3、12、24 h PetC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6、0.899、0.932、0.840和0.866,P<0.05);PaCO2-PetCO2(ADCO2)与通气时间呈负相关(r=-0.752,P<0.05).机械通气1 h后A组、B组PetCO2与PaCO2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8和0.688,P<0.05);A组ADCO2为(2.1±5.2)mm Hg,B组为(7.7±8.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003).结论 PetCO2具有无创、连续等特点,不仅能监测通气状况,还可监测循环功能和肺部血流情况,发现呼吸机故障,确定气管插管位置,对判断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有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应用
最新进展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危重病人救治中的研究进展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危重病人
监测
急救护理
综述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老年全麻患者中应用价值
呼气末二氧化碳
全身麻醉
老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人工 重症监护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淑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2 8 1.0 2.0
2 温玉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1 7 1.0 1.0
3 陈宝珠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人工
重症监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