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早产原因,为如何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东地区9家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出院的早产ELBWI或VLBWI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其母亲住院分娩期间的病历资料.卡方检验比较ELBWI与VLBWI,及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早产原因的差异. 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ELBWI48例、VLBWI441例.胎龄为25.1~36.9周,平均(30.6±2.2)周.出生体重为500~1495 g,平均(1246.6±179.0)g.除了不明原因的自发性早产102例(20.9%)外,可明确的早产原因中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双/多胎妊娠(31.9%,156/489)、胎膜早破(26.2%,128/489)、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4%,124/489)、胎儿窘迫(12.1%,59/489)、胎盘因素(11.0%,54/489).在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中,ELBWI组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VLBWI组[41.7% (20/48)与23.6%(104/441),x2 =7.479,P<0.01].对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根据胎龄分组进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由高到低为≥32周[45.1%(55/122)和24.6% (30/122)]、~32周[22.8%(38/167)和11.4%(19/167)]、<30周[15.5%(31/200)和5.0% (10/200)](x2=35.942和27.523,P<0.01),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为< 30周(26.0%,52/200)、~32周(22.8%,38/167)和≥32周(9.8%,12/122)(x2=12.545,P<0.01). 结论 早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病因谱排序已发生变化,积极防治已知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根据新的病因谱做好防治重点,可望降低早产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12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
围产期
临床高危因素
存活率
生活质量
4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原因
并发症
发生率
极低出生体重儿159例临床分析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并发症的发生率
回顾性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原因
来源期刊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早产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3.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伟彬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4 15 3.0 3.0
2 郭小芳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32 105 5.0 7.0
3 李晓东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4 197 6.0 13.0
4 黄辉文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28 68 5.0 6.0
5 张坤尧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8 36 4.0 6.0
6 崔其亮 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5 29 4.0 5.0
7 曹碧霞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新生儿科 3 13 2.0 3.0
8 程柳旺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3 31 2.0 3.0
9 杨冰岩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 46 458 12.0 19.0
10 吴繁 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44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早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月刊
1007-9408
11-3903/R
16开
北京市西安门大街1号
82-887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92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