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纳米氢氧化钛(NTH)作为吸附水溶液中磷酸根的吸附剂,考察了NTH不同焙烧温度下的分子式及其对PO43-吸附效果的影响.选择PO43-初始浓度为50 mg/L,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在pH=2、吸附剂用量为0.1g、吸附时间为40min、温度25℃时,NTH吸附效果达到最佳,吸附量为55.5 mg/g,经200、300、400及500℃焙烧后的NTH对磷酸根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吸附量分别为494、40.6、25.5及16.8 mg/g;NTH经800℃焙烧后,焙烧产物TiO2不具有吸附性.TG、XRD分析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NTH的表面活性基团(-OH)数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性与吸附剂表面羟基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推荐文章
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磷酸根的吸附
水滑石
磷酸根
吸附
焙烧
氢氧化铌对水溶液中磷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
氢氧化铌
吸附
磷酸根
焙烧
溶液组成对焙烧-水化制备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影响
氢氧化镁
焙烧
水化介质
表面活性剂
分散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氢氧化钛及焙烧产物对磷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保护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钛 吸附 磷酸根 焙烧产物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恒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24 1179 15.0 22.0
2 宫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70 886 13.0 21.0
3 陆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 27 3.0 4.0
4 刘艳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氢氧化钛
吸附
磷酸根
焙烧产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保护科学
双月刊
1004-6216
21-1135/X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39号
360710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