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带绦虫线粒体DNA的ND1基因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使用基因分析软件Larsergene V7.1与GenBank已知带绦虫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实验成功扩增泡状带绦虫甘肃地区虫株X2线粒体基因组的ND1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泡状带绦虫ND1基因种间不同虫株的基因同源性均在98.8%~99.5%之间,ND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泡状带绦虫的蛋白同源性均在98.5%~99.2%之间,其中与四川地区的虫株同源性均达到了99.2%。推断泡状带绦虫线粒体DNA的ND1基因相对保守,与Taenia sp. AL-2012、Taenia regis和猪带绦虫差异较明显,最高只有91.3%,可以作为泡状带绦虫的初步鉴别基因。
推荐文章
基于线粒体COI和ND1基因分析 三尾凤蝶遗传多样性
三尾凤蝶
线粒体
COI
ND1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犬泡状带绦虫线粒体cox1和nad1基因的扩增与种系发育分析
犬泡状带绦虫
线粒体DNA
cox1基因
nad1基因
序列分析
珠颈斑鸠线粒体ND1和ND2基因序列测定与特征分析
珠颈斑鸠
线粒体ND1
ND2基因
分子进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泡状带绦虫线粒体ND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泡状带绦虫 线粒体 ND1 基因克隆 比对分析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2.734
字数 20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永浩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96 391 9.0 16.0
2 邢小勇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2 49 4.0 4.0
3 温峰琴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6 45 4.0 5.0
4 郝宝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24 22 3.0 4.0
5 项海涛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6 16 3.0 3.0
6 赵晋军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泡状带绦虫
线粒体
ND1
基因克隆
比对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双月刊
1674-6422
31-2031/S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紫月路518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5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