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老子"道"的思想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尽管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但是它们所反映的精神和思维过程却极其相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是可以互为阐释的.进行这种诠释,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中"道"思想的逻辑衍化过程,更有助于理解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道在黑格尔那里,表述为"存在只是潜在的概念"."道"作为存在,是一个概念,是世间万事万物最普遍、最抽象的特性.但是,由于此时一切具体概念都是潜在的,尚未显现,处在一种自在的状态,所以"道"这个概念本身也是潜在而尚未显现的.因此,"道"作为"存在"是一种自在状态.
推荐文章
从“现实的个人”探析马克思对黑格尔个人观的批判与超越
“现实的个人”
黑格尔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黑格尔的哲学史观简述
黑格尔
哲学
哲学观
黑格尔"自由"范畴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
自由
美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黑格尔遇到老子“道”思想的逻辑演化
来源期刊 中国宗教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雁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宗教
月刊
1006-7558
11-3598/D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82-4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3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