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汶川特大地震后地质灾害调排查表明,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对震后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差距较大.根据现场调查成果,结合室内分析,总结归纳出汶川地震区四种典型的成灾模式,即滑移型、冲刷型\崩塌型和碎屑流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成灾发展演化过程、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变形破坏与堆积体边坡岩土结构、地形地貌、降雨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提出了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的一般地质条件.
推荐文章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体积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与计算方法
地震
测量
模型
汶川
滑坡堆积体
三维激光扫描仪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产流特征人工模拟实验研究
汶川震区
滑坡堆积体
土壤产流
人工降雨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坡面人工降雨入渗模拟研究
汶川震区
滑坡堆积体
土壤入渗
人工降雨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壤中流产流规律研究
汶川震区
滑坡堆积体
壤中流产流
人工降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区典型堆积体成灾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灾害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堆积体 成灾模式 分布特征 汶川地震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思路与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1.21|X43
字数 4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21 19718 70.0 118.0
2 甘建军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91 6.0 9.0
6 杨全忠 3 35 3.0 3.0
7 吴晗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堆积体
成灾模式
分布特征
汶川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学
季刊
1000-811X
61-1097/P
大16开
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