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骨髓MSC,分别移植到非致敏及致敏受者体内,并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SC的归巢情况.致敏BALB/c小鼠经照射预处理,联合应用同基因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第4代MSC表现为长梭形,阴性表达造血细胞表面分子而阳性表达粘附分子.动物体内实验发现移植后第48小时,MSC在非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骨髓,而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中,致敏小鼠接受同基因骨髓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结果发现致敏小鼠在移植后第12~16天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时间是14 d.[结论]成功培养小鼠骨髓MSC;移植后MSC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组织;联合应用MSC移植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推荐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顽固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疗效观察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失败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预防--附31例报告
造血干细胞移植
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治疗
预防
供者HBV感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影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BV感染
造血重建
肝静脉闭塞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与非致敏BALB/c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干细胞
移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致敏受体
流式细胞仪
致敏动物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致敏受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2|R457.7
字数 3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吕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58 147 7.0 10.0
2 方建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208 778 13.0 16.0
3 洪冬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7 15 2.0 3.0
4 吴燕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65 477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
致敏受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