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李东垣注重调补脾胃,以脾胃立论,并首倡阴火论.理解阴火产生的病机对于掌握气虚发热的本质,正确运用补中益气汤进行临床施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历代医家对于阴火产生的机理认识不一,各执一言.分析了当前对阴火病机的不同认识,从中医肝藏象理论出发,结合气机升降理论、阴阳五行理论深入剖析,提出阴火病机为脾气亏虚,清阳下陷,阳入于阴,肝阴阳失衡,肝阳上扰,阴火自生.用甘温之剂补脾气,升发少阳之气,则阴火自除.此理论不仅有助于解释气虚发热及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机理,而且对于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以"从肝论治"角度论补中益气汤
从肝论治
补中益气汤
肝气虚
疏肝解郁
李东垣
也论“甘温除大热”及补中益气汤之应用
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大热
《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临床用方要旨
补中益气汤
升阳举陷
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浅析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阴火
肾病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肝藏象理论探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的机理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藏象理论 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热 机理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1-4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31.1
字数 4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3.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00 4328 32.0 48.0
2 赵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70 993 19.0 29.0
3 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14 810 16.0 22.0
4 许筱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9 264 8.0 14.0
5 王乐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7 79 5.0 8.0
6 陈玉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藏象理论
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热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