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海因里希·伯尔是后战争时代德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把重建人性和拯救被毒化的德语视为战后德国文学的重要任务.他所追求的“人道美学”,始终坚持人性与诗性的结合;他的“语言道德”之说,强调政治、伦理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密切相关.作为“介入文学”的作家,他反对作家对社会漠不关心,同现实玩捉迷藏游戏.他认为作家要听从自己的良知,让语言成为冲破现实表象的工具,使作品成为自由的最后堡垒.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激情、幽默和讽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协调.在他看来,“事实”永远只是“真实”的一部分,作家需要借助想象来创造“自己的现实”.
推荐文章
试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人本性
蒋孔阳
人本性
创造论美学
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柏拉图
美学思想
理念论
灵感说
相对论的科学美学思想
相对论
科学美学
相对性
统一性
对称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愿捉迷藏的人——论伯尔的美学思想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人道美学 社会良心 语言与道德 形式与内容 现实与真实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
页数 13页 分类号 I516.45
字数 19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42 236 5.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道美学
社会良心
语言与道德
形式与内容
现实与真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3060
31-1777/C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63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9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