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断层相关的假玄武玻璃是地震作用的产物,是古地震的可靠记录.登封大断层是嵩山地区的主要断层之一,在登封大断层的分支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内首次发现了假玄武玻璃.假玄武玻璃呈黑色,以脉状、网脉状和树枝状贯穿石秤钾长花岗岩体.断层带内还发育有未固结的红色断层泥.显微镜下研究表明,假玄武玻璃中的碎屑颗粒以碎裂成因的钾长花岗岩为主,还有部分碎屑颗粒呈港湾状的熔蚀结构.这表明假玄武玻璃的成因以同震断层的碎裂作用为主,伴随有少量的高温熔融过程.古文献记录表明,夏代末年偃师-登封地区有大地震活动,结合未固结的断层泥特征,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与登封大断层的活动有关.
推荐文章
嵩山地区新太古宙歪咀山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新太古宙
奥长花岗岩
地质意义
歪咀山
五台山-恒山地区繁峙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繁峙玄武岩
岩石学特征
构造意义
滹沱河裂陷
河南嵩山地区新元古界何家窑组微亮晶脉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探讨
嵩山地区
新元古界
地震灾变事件
碳酸盐岩微亮晶脉
桐柏-大别造山带内与脆性-韧性剪切带共生的假玄武玻璃的发现及意义
假玄武玻璃
地震断层
大河镇剪切带
桐柏-大别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嵩山地区假玄武玻璃的发现及其古地震意义
来源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假玄武玻璃 古地震 登封大断层 嵩山地区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测绘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5
字数 3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高社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8 140 7.0 9.0
2 庞绪成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5 197 9.0 11.0
3 侯广顺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4 104 7.0 9.0
7 司荣军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92 6.0 8.0
8 王珠峰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9 1.0 1.0
9 何军华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玄武玻璃
古地震
登封大断层
嵩山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9787
41-1384/N
16开
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38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0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