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这个老旧的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焕发了新的光彩,成为新世纪的"陈词滥调"。"作者"概念的泛化和滥用,使得现在的"作者论"话语显得苍白且无力。人们把作者和导演混为一谈,任何影片都是艺术作品,任何导演都是艺术家。作者丧失了艺术保证的价值。重提"作者论",是文本研究小环境的实用工具之需要,亦是当下学术理论大环境的纠偏矫枉之需要。从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作者论肇始,到安德鲁·萨里斯的作者论确立,经过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亡宣判,再到后福柯主义者们为电影作者的再度解读,新世纪的作者更生不能只是为了商业消费目的,更要为了一个神圣的名义——艺术。
推荐文章
论新时代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建立与培养
科技期刊
作者队伍
建立与培养
论新闻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新闻工作者
原创
求真
务实
论汉代作者批评中文人意识的强化
作者批评
文人意识
人文精神
"鸿儒"
"超奇"
论古典诗词中作者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古诗词
作者
自我形象
塑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者不死——作者论的死亡与更生
来源期刊 文化与传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作者论 作者之死 更生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3
页数 7页 分类号 I1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卓雅 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18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作者论
作者之死
更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与传播
双月刊
2095-459X
45-1383/G2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