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的不同生物标志物群,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证”的分子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显著高于肝火亢盛证组(P<0.05).②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组与阴虚阳亢证组在主成分得分三维图上有一定的差异,能鉴定出的差异化合物有:柠檬酸盐、草酸盐、二氧化庚酸、甘油酸盐、软酸盐、乙醇胺、肌醇、油酸、硬脂酸、门冬氨酸、苏丁糖酸、软脂酸.结论 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区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组与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组,两证型间确实存在生物标志物的差异,有望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推荐文章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型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高血压病
代谢组学
肝火亢盛
中医证型
穴位敷贴在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高血压
穴位敷贴
阴虚阳亢证
中医证候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病人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高血压
肝阳上亢证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与阴虚阳亢证的血清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 代谢组学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5.2
字数 33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49 239 10.0 12.0
2 陈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 5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6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6)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
代谢组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