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三部华语战争影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和《赛德克·巴莱》,来探讨全球化时代战争、创伤和民族国家叙事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集体创伤是这三部电影不可忽略的表层主题,但由于对战争暴力的理性再现反映了当代战争电影对民族国家叙事的反思与重构,于是记忆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忘记。具体来说,大陆导演对南京大屠杀的描绘彰显了后国家时代(post-national)超越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救赎,而魏德圣的电影则体现前国家时代(pre-national)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推荐文章
闺闱救国与人同——中国妇女与抗日战争
中国妇女
抗日战争
地位
作用
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群众动员研究
抗日战争
群众动员
毛泽东
近年来华语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华语电影
广西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广西
抗战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国家和前国家时代的纪念与忘却——近年华语电影对抗日战争的描绘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后国家 前国家 战争电影 创伤 纪念与忘却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55
页数 17页 分类号 J90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坤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国家
前国家
战争电影
创伤
纪念与忘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